GE医疗发布“智通保3.0”,释放非公医院降本增效提质潜力


2023年5月9日,北京 ——GE医疗正式将旗下首个针对非公医疗的数字定制化维保服务“ 智通保” 平台迭代至3.0版本,旨在依托全院跨品牌设备运营管理和个性化临床专科影像解决方案两大亮点,为非公医院降本增效,实现全院跨品牌医疗设备一站式维护和保养服务,并赋能非公医院的临床专科建设,从而加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实现非公医院的高品质差异化发展。

随着“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全国两会的重点精神,非公医疗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行业格局重整的新阶段。作为公立医疗的有效补充,非公医院已经逐渐形成了专科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但若想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就要回归企业本质,加强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现降本增效和精细化管理。

GE医疗中国副总裁、客户服务业务总经理郑杰明表示:“处于蜕变关键期的非公医疗机构,有着降本增效提质的迫切需求。全新迭代的‘智通保3.0’服务,不仅实现全院跨品牌设备运营管理,助力非公降本增效,还为医院已有设备的临床应用提供定制化拓展功能,支持非公医院的专科发展。该服务解决方案基于GE医疗多年的跨品牌设备运维经验,打造数实融合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也是我们‘无界创新’战略在设备服务方面的扎实落地。”

设备通:全院跨品牌设备管理,助力非公降本增效

一家非公医院的设备品类品牌众多,可能具有成百上千台医学影像设备,而非公医院的医工团队却难以配齐,以河南省某非公医院为例,医院有近3000台医疗设备,却仅配备两名医工,人均设备管理量高达千余台,管理难度骤升;与此同时,各品牌设备服务人员在覆盖和能力上各有差异,报修和响应时效很难保障,使设备的维护管理任务变得繁杂,影响医院的诊疗效率和运营效率。因此,对非公医院来说,全院的设备维护管理才是真的“通”。GE医疗针对该痛点实现了非公医疗“设备通”——配备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和驻场医工,针对医院的整体设备进行规划运营,以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让设备科的设备管理一目了然,化繁为简。

全新迭代的“智通保3.0”通过专业质控、数字化服务,对全院跨品牌设备做一体化管理,及时快速解决跨品牌设备故障难题,减少设备宕机,提升医疗临床的效率和质量,优化患者就诊体验。同时,智通保使医院设备资产的整体管理更加透明可视化,真正帮助医院实现降本增效,推动运营效率的提升。

临床通:影像先行,提高非公临床效能

疫情放大了综合医院的盈利难度,非公医院若想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者,差异化的定位相当重要:形成特色化的核心竞争力,并以精准化的诊疗为基础,为患者带去更优质的服务。精准医疗,影像先行;精准影像,技术先行——健康的设备是影像技术和诊断的基础。因此,GE医疗打造了非公医院“临床通”,帮助非公实现临床拓展,赋能专科发展,定制化拓展已有设备的临床应用功能,并支持新增影像检查项目,优化图像质量,助力临床效能的提升。

“智通保3.0”以疾病为中心,软硬件结合为医院已有设备进行功能拓展,针对心脏、肿瘤、脑、妇幼、骨五大领域提供影像赋能方案,在影像检查端提高扫描效率,优化图像质量的同时,还搭载了AI先进功能,提高影像诊断的效率和质量:一方面,AI技术为医生提供辅诊功能,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另一方面,GE医疗推出智诊AI,将走在各领域前列的AI产品深度集成整合在一个平台管理,全面覆盖CT、磁共振、超声等不同影像设备,涉及脑卒中、肺结节、新生儿发育等多个诊断系统,让医院用起来更省心。智通保提供的从影像检查到影像诊断全流程的服务,可助力非公医院提升临床诊疗效能,惠及每一位患者。

对非公医院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除“设备通”和“临床通”两大亮点外,GE医疗仍然保持着既有的人才培训服务,围绕科室发展与品牌共建打造了“人才通”。智通保以上的迭代,回应了其“成为非公医疗最值得信赖的设备服务平台”这一愿景,契合了“鼓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主旋律,从而助力非公医院降本增效,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对公立医院形成有力补充,最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普惠。

关于GE医疗

GE医疗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药物诊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创新者,通过提供整合解决方案、服务、数据分析,使医院运营更加高效、临床医生诊断更加有效、治疗方法更加精准、患者更加健康和幸福。在为患者和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100多年中,GE医疗一直在推进个性化、互联互通和更富同理心的医疗关爱,同时简化患者诊疗全流程。GE医疗的医学影像、超声、生命关爱和药物诊断业务有助于覆盖从诊断、治疗到监护各环节的患者医疗关爱。公司年营收达183亿美元,全球50,000名员工同心共创无界的医疗关爱。